403 Forbidden


nginx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nginx

桃花溪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

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注释

桃花溪:水名,在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

飞桥:高桥。

石矶:水中积石或水边突出的岩石、石堆。渔船: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语句。

尽日:整天,整日。

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桃花溪创作背景

  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此时唐朝已经由繁盛走向衰败。张旭写这首诗时的心境颇似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心境。

桃花溪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桃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心情

  桃溪两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张旭描写的桃溪,虽然不一定是指这里,但却暗用其意境。此诗构思婉曲,情趣深远,画意甚浓。

  “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写远景: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入仙境。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缥缈,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溶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若是站在桥边,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

  下面画近景。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诗人也自入画图之中了,使读者从这幅水画中,既见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诗人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源中的武陵渔人。那“问”字便脱口而出。

  “问渔船”三字,逼真地表现出这种心驰神往的情态。三、四句,是问讯渔人的话:但见一片片桃瓣随着清澈的溪水不断漂出,却不知那理想的世外桃源洞在清溪的什么地方呢?这里,桃源洞的美妙景色,是从问话中虚写的,诗人急切向往而又感到渺茫难求的心情,也是从问话中委婉含蓄地透露出来的。

  七言绝句篇幅短小,要做到情韵悠长,意境深邃,除了讲究炼字琢句外,更要求构思的巧妙。张旭作为盛唐的一位七绝名家,是很善于构思的。这首诗从远到近,正面写来,然后用问讯的方式运实入虚,构思布局相当新颖巧妙。作者的笔触又轻快洒脱,对景物不作繁琐的描写,不敷设明艳鲜丽的色彩,对《桃源记》的意境也运用得空灵自然、蕴藉不觉,从而创造了一个饶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

张旭简介

唐代·张旭的简介

张旭

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张旭共有诗(11篇)

猜你喜欢

拟庾子山咏画屏风诗 其七

清代张鹤龄

窈窕排丹闼,回翔出钿车。春旗拂岸柳,轻吹落山花。

似出齐遄室,将宴楚章华。夷庚休畏险,峻坂隔褒斜。

三忠祠

明代孙绪

拂袖拜三贤,云霞映暮天。孤忠徒自许,一死竟谁怜。

玄化昭心事,丹诚付简编。明禋逢盛世,肸蚃自年年。

戴胜词

唐代王建

戴胜谁与尔为名,木中作窠墙上鸣。声声催我急种谷,
人家向田不归宿。紫冠采采褐羽斑,衔得蜻蜓飞过屋。
可怜白鹭满绿池,不如戴胜知天时。

入施州杂咏六首 其一

明代潘希曾

匹马空山日易移,裹粮篝火傍崖炊。谁言野食无供帐,鸟作笙箫树作帷。

叠前韵 其二

明代庄昶

峡束蒹葭带客舟,江涵星月傍人流。悲歌绝意关人世,纵饮无钱解杖头。

海角往来都此兴,心端涬溟浪谁愁。不眠犹抱閒来膝,山狎浮云水狎鸥。

观怀素草书歌

唐代贯休

张颠颠后颠非颠,直至怀素之颠始是颠。师不谭经不说禅,
筋力唯于草书朽。颠狂却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铁石画兮墨须入,金尊竹叶数斗馀。半斜半倾山衲湿,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