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甫
晚wǎn晴qíng--杜dù甫fǔ
村cūn晚wǎn惊jīng风fēng度dù,,庭tíng幽yōu过guò雨yǔ沾zhān。。
夕xī阳yáng薰xūn细xì草cǎo,,江jiāng色sè映yìng疏shū帘lián。。
书shū乱luàn谁shuí能néng帙zhì,,怀huái干gàn可kě自zì添tiān。。
时shí闻wén有yǒu馀yú论lùn,,未wèi怪guài老lǎo夫fū潜qián。。
上一首:洪炎《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
下一首:张九龄《答陆澧》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