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居易
冬dōng至zhì宿sù杨yáng梅méi馆guǎn--白bái居jū易yì
十shí一yī月yuè中zhōng长zhǎng至zhì夜yè,,三sān千qiān里lǐ外wài远yuǎn行xíng人rén。。
若ruò为wèi独dú宿sù杨yáng梅méi馆guǎn,,冷lěng枕zhěn单dān床chuáng一yī病bìng身shēn。。
上一首:杜甫《漫成一绝》
下一首:晏几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