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甫
发fā潭tán州zhōu--杜dù甫fǔ
夜yè醉zuì长zhǎng沙shā酒jiǔ,,晓xiǎo行xíng湘xiāng水shuǐ春chūn。。
岸àn花huā飞fēi送sòng客kè,,樯qiáng燕yàn语yǔ留liú人rén。。
贾jiǎ傅fù才cái未wèi有yǒu,,褚chǔ公gōng书shū绝jué伦lún。。
高gāo名míng前qián后hòu事shì,,回huí首shǒu一yī伤shāng神shén。。
上一首:辛弃疾《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下一首: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