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刘禹锡
竹zhú枝zhī词cí··山shān桃táo红hóng花huā满mǎn上shàng头tóu--刘liú禹yǔ锡xī
山shān桃táo红hóng花huā满mǎn上shàng头tóu,,蜀shǔ江jiāng春chūn水shuǐ拍pāi山shān流liú。。
花huā红hóng易yì衰shuāi似shì郎láng意yì,,水shuǐ流liú无wú限xiàn似shì侬nóng愁chóu。。
上一首:晁补之《摸鱼儿·东皋寓居》
下一首:苏轼《蝶恋花·春景》
唐代·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