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刘禹锡
蜀shǔ先xiān主zhǔ庙miào--刘liú禹yǔ锡xī
天tiān地dì英yīng雄xióng气qì,,千qiān秋qiū尚shàng凛lǐn然rán。。势shì分fēn三sān足zú鼎dǐng,,业yè复fù五wǔ铢zhū钱qián。。
得dé相xiāng能néng开kāi国guó,,生shēng儿ér不bù象xiàng贤xián。。凄qī凉liáng蜀shǔ故gù妓jì,,来lái舞wǔ魏wèi宫gōng前qián。。
上一首:李商隐《筹笔驿》
下一首:李商隐《隋宫》
唐代·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