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刘禹锡
白bái鹭lù儿ér--刘liú禹yǔ锡xī
白bái鹭lù儿ér,,最zuì高gāo格gé。。
毛máo衣yī新xīn成chéng雪xuě不bù敌dí,,众zhòng禽qín喧xuān呼hū独dú凝níng寂jì。。
孤gū眠mián芊qiān芊qiān草cǎo,,久jiǔ立lì潺chán潺chán石shí。。
前qián山shān正zhèng无wú云yún,,飞fēi去qù入rù遥yáo碧bì。。
上一首: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下一首:繁钦《咏蕙诗》
唐代·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