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居易
忆yì江jiāng柳liǔ--白bái居jū易yì
曾céng栽zāi杨yáng柳liǔ江jiāng南nán岸àn,,一yī别bié江jiāng南nán两liǎng度dù春chūn。。遥yáo忆yì青qīng青qīng江jiāng岸àn上shàng,,不bù知zhī攀pān折zhé是shì何hé人rén。。
上一首:释印肃《偈颂三十首 其四》
下一首:洪繻《哀苗山》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