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甫
夜yè宴yàn左zuǒ氏shì庄zhuāng--杜dù甫fǔ
林lín风fēng纤xiān月yuè落luò,,衣yī露lù净jìng琴qín张zhāng。。
暗àn水shuǐ流liú花huā径jìng,,春chūn星xīng带dài草cǎo堂táng。。
检jiǎn书shū烧shāo烛zhú短duǎn,,看kàn剑jiàn引yǐn杯bēi长zhǎng。。
诗shī罢bà闻wén吴wú咏yǒng,,扁biǎn舟zhōu意yì不bù忘wàng。。
上一首:王维《书事》
下一首: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