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刘禹锡
踏tà歌gē词cí四sì首shǒu··其qí二èr--刘liú禹yǔ锡xī
桃táo蹊qī柳liǔ陌mò好hǎo经jīng过guò,,灯dēng下xià妆zhuāng成chéng月yuè下xià歌gē。。
为wèi是shì襄xiāng王wáng故gù宫gōng地dì,,至zhì今jīn犹yóu自zì细xì腰yāo多duō。。
上一首:李益《汴河曲》
下一首: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
唐代·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