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居易
寄jì远yuǎn--白bái居jū易yì
欲yù忘wàng忘wàng未wèi得dé,,欲yù去qù去qù无wú由yóu。。
两liǎng腋yè不bù生shēng翅chì,,二èr毛máo空kōng满mǎn头tóu。。
坐zuò看kàn新xīn落luò叶yè,,行xíng上shàng最zuì高gāo楼lóu。。
暝míng色sè无wú边biān际jì,,茫máng茫máng尽jǐn眼yǎn愁chóu。。
上一首:柳永《卜算子慢·江枫渐老》
下一首:毛文锡《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