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萧绎
别bié诗shī二èr首shǒu其qí二èr--萧xiāo绎yì
三sān月yuè桃táo花huā含hán面miàn脂zhī,,五wǔ月yuè新xīn油yóu好hǎo煎jiān泽zé。。莫mò复fù临lín地dì不bù寄jì人rén,,谩mán道dào江jiāng中zhōng无wú估gū客kè。。
上一首:屈大均《荔支 其九》
下一首:谢榛《吴舍人明可徙居同徐子与刘子成二》
唐代·萧绎的简介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