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居易
唤huàn笙shēng歌gē--白bái居jū易yì
露lù坠zhuì萎wēi花huā槿jǐn,,风fēng吹chuī败bài叶yè荷hé。。老lǎo心xīn欢huān乐lè少shǎo,,秋qiū眼yǎn感gǎn伤shāng多duō。。芳fāng岁suì今jīn如rú此cǐ,,衰shuāi翁wēng可kě奈nài何hé。。犹yóu应yīng不bù如rú醉zuì,,试shì遣qiǎn唤huàn笙shēng歌gē。。
上一首:张侃《中秋》
下一首:吴寿彭《朝中措 江上》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