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朱熹
次cì刘liú正zhèng之zhī芙fú蓉róng韵yùn三sān首shǒu其qí三sān--朱zhū熹xī
微wēi吟yín泽zé畔pàn几jǐ扶fú筇qióng,,自zì笑xiào摧cuī颓tuí一yī秃tū翁wēng。。羞xiū见jiàn芙fú蓉róng好hǎo颜yán色sè,,且qiě凭píng诗shī律lǜ傲ào西xī风fēng。。
上一首:杨慎《长干三台(四首)》
下一首:刘克庄《铜雀瓦砚歌一首谢林法曹》
唐代·朱熹的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