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甫
社shè日rì两liǎng篇piān其qí一yī--杜dù甫fǔ
九jiǔ农nóng成chéng德dé业yè,,百bǎi祀sì发fā光guāng辉huī。。报bào效xiào神shén如rú在zài,,馨xīn香xiāng旧jiù不bù违wéi。。
南nán翁wēng巴bā曲qū醉zuì,,北běi雁yàn塞sāi声shēng微wēi。。尚shàng想xiǎng东dōng方fāng朔shuò,,诙huī谐xié割gē肉ròu归guī。。
上一首:聂绀弩《华清池》
下一首:黄克晦《狼山归道中作》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