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 Forbidden


nginx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nginx
首页 > 诗文 > 韦应物的诗 > 调笑令·胡马

调笑令·胡马

[唐代]:韦应物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调笑令·胡马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一匹胡马,被远放在燕支山下。它在沙地上、雪地上来回地用蹄子刨,独自嘶鸣着,它停下来东张张,西望望,发现自己迷路了。而此刻,辽阔的大草原茫茫无边,天色将晚。

注释

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

燕支山:在今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境内。

跑:同“刨”。

嘶:马叫声。

调笑令·胡马鉴赏

  这首小令运用象征的手法,表现离乡远戍的士卒孤独惆怅。作者以清晰的线条,单纯的色调,描绘了边地辽阔的草原光,和徬徨在这奇异雄壮的大自然中的胡的形象。语言浅直而意蕴深曲。燕支,即焉支,位于甘肃省永昌县西,古长城附近。唐代此地与东突厥接壤,是边境。这是此词所涉及的地理环境。从词中首先可看到燕支下的四季光。春,沙扑面;冬,大盖地;夏,绿草如茵;秋,天高云淡。胡就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中。作者描写了一天中生活,它是在与搏斗和期望中度过的。词的末句摄下的是,在桔黄的浑圆的落日渐渐沉没到地平线下,暮蔼笼罩大地那最易引起乡思离愁的时刻,胡在天边的草原上的孤寂形象。仿佛它在为岁月有限与草原无限的对比而怅惘。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处处交织着胡的情绪。

  词作写了边地光而并非主旨。在对拟人化的描写中,揭示了它的象征意义。“远放燕支下”,“放”字已说明胡非野。“放”前着一“远”字,令人遐想。“远放”既给人以辽远的空间感,又使人见出“胡”并非胡地之,而是被远远地放到接近胡地的。这时已使人感到的象征性。但从进一步的描写中,象征意义就明显得不容置疑了。一般说来,放时间是在夏天水草肥美,没有战事或农闲的时候,目的是节省草料,并使吃到鲜草而肥壮。而“跑沙跑独嘶,东望西望路迷”,又写这匹沙中、在大中迷失道路,不停地奔波,孤独地嘶鸣,惶惑不安地四处张望,寻找着、呼唤着伴侣。仔细揣摩,就会发现其中有两点矛盾:一,“放”不会在中;二,既然“放”必有主人,不会迷路。产生这些矛盾不能归结于艺术高于生活,是因为作者把当作人来写。如果将看作是戍卒的象征,就合情合理了。“迷路”是戍卒的感觉,与“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意近,而春秋代序,年复一年,在塞外无边沙中长期戍守正是戍边战士生活

  此词用准确精炼的词语,含蓄曲折地表现了的情绪,即戍边战士情思。“远放”、“独嘶”、“无穷”这三个词都有一定的相对性,远对近,独对偶,无穷对有尽。正是这种相对性的张力表现了戍卒在此种情境中对彼种情境的向往。即戍卒从内地被遣放到边疆的感受、征戍生活艰苦思亲盼归的心绪。轻松的笔调表现深刻的主题,平浅的语言有着丰富的内涵,淡笔勾勒的画面浸润着浓郁的感情

韦应物简介

唐代·韦应物的简介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韦应物共有诗(487篇)

猜你喜欢

以行自西山还相访

明代何景明

闻汝西山去,题诗十日还。独行翠微里,应到玉泉湾。

石璧云孤袅,冬岩菊自斑。烟霞发妙思,高咏眇尘寰。

和陶诗二首 其一

明代桂彦良

蛟龙作云雨,蜉蝣出以阴。小大各有适,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书,壁挂无弦琴。希贤复希圣,视古犹视今。

题张子正运使所藏杨德懋山居老闲图仍次元韵四首 其四

南北朝王寂

张侯诗敏落黄閒,杨丈规摹逼老关。二妙通灵恐仙去,夜窗风雨要防闲。

小游仙七首 其七

宋代周密

碧海沉沉海上山,山头楼观五云间。人间方士多无赖,故把钗钿戏阿环。

寄江东弟兄二首 其二

宋代刘敞

却埽与人绝,悲秋惊岁徂。山川举俗异,宇宙此身孤。

吊影临清月,书空向瞑乌。怀归属吾党,浮海待乘桴。

简孙正字

宋代赵师秀

空斋兀兀难消日,况入中年睡亦疏。

洗釜煮蔬留客饭,卷帘移菊看人锄。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