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样葫芦的成语故事


依样葫芦

拼音yī yàng hú lú

基本解释见“依样画葫芦”。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只有一个史阁部,颇有忠心,被马、阮掣肘,却也依样葫芦。”


依样葫芦的典故

宋朝初年,翰林学士陶谷自以为文笔高超、才能出众,想好好表现一下升职,他劝宋太祖重视文字工作。赵匡胤以为他的工作只是抄写而已,说是依样画葫芦。陶谷的目的没有达到,就在住处墙上题诗:“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依样葫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法眼宗 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狐群狗党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
残花败柳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帮倒忙 浩然《艳阳天》第94章:“无形中,你们是帮倒忙,往我马之悦这边儿赶人哪!”
快马加鞭 明 徐姬《杀狗记 看书苦谏》:“何不快马加鞭,迳赶至苍山,救取伯伯。”
多谋善虑 清·李渔《凰求凤·画策》:“你是个多谋善虑之人,何不替我筹度一番,行了这个方便也好。”
又红又专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同工农兵相结合,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作出了成绩……就整个说来,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
刻骨铭心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高步阔视 清·袁枚《新齐谐·冷秋江》:“果见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阔视,持大扇击手作拍板,口唱《大江东》,于于然来。群鬼尽散。”
举善荐贤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